为农服务

乡村农业“助推者”农民致富“带头人”——泸州市泸县方洞镇供销社理事会主任 刘安华

  • 时间:2024-09-10

  • 浏览:849

  • 来源:泸州市泸县供销社

  • 作者:李双利

  • 字号:
  • 打印

  • 分享:

他一直在用智慧浇灌方洞镇供销社这片沃土,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劳模精神,用奋斗书写着农民增收,农业兴旺,农村发展的美好图景。泸县方洞镇供销社成员贾彬谈到供销社主任刘安华时,声音里满是赞扬和敬佩。

1725961610457004913.png

方洞供销社成立于2018年11月,方洞镇党委政府成立筹备组,选用优秀的村支书、村主任担任供销社班子成员,采用搭台子、选班子、出点子、筹票子、谋路子的“五子”方针指导供销社发展,方洞供销社注册资本450万元,入社社员217名,在岗员工22名,现有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12个,下属企业4个,目前总资产已达1500万元。

不忘初心,牢记为农服务宗旨。刘安华始终肩负着服务三农,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,坚定不移,带领方洞供销社“班子实现从无到有、阵地实现从有到优、业务实现从优到精”的巨大转变,逐渐在“三社合作”中摸索出了新思路、新方向。方洞供销社依托县属社有企业泸川公司,打造县、镇、村三级经营服务网络,实行连锁经营、配送上门。刘安华说:“农资供应业务为供销社赚下了第一桶金。”供销社积极与知名农资生产厂家合作,采购优质、低价的农资产品,实现降本增效,累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1000余亩,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、农机作业、病虫害防治等服务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,促进农业发展规模化、科学化。刘安华用饱满的干事创业热情、有力的为农服务举措诠释着供销人的初心与宗旨。

1725961608896067850.png

开拓进取,提升为农服务能力。积极探索多种农业发展模式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,增加农民收入来源,让农民“离乡不丢地,不种有收益”。 采取“托管+流转”方式,打造优质水稻推广基地1000余亩,注册大米商标生态雪,打造独有品牌;整治撂荒地,建设蔬菜基地,种植蔬菜300亩,不断优化种植技术,保障居民菜篮子供给,促进农民增产增收;大力推广“供销社建基地、老百姓租金打工双收入”共建共享模式,示范带动规模化种植,提高老百姓生产积极性。“抓农业发展的同时,我们还要建我们自己的供销综合楼,目前已完成预算图审、建设方案,正在筹备资金,待确定选择施工队伍,择日将启动建设,这个综合楼集超市、住宿、餐饮、会议,所以为综合楼。”刘安华满怀希望激动地说道。

身体力行,展现为农服务成效。积极主动与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沟通,聚焦业务拓展,承接财政、政府公益性项目,与嘉明镇、喻寺镇合作实施河道保洁项目,扩大服务辐射范围,通过加强宣传引导,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;加强农贸市场管理,规范市场秩序,保障市场卫生,切实消除群众不满;签订大米购销合同,发展订单式农业,打造稻谷大米烘干加工仓储一体化,提升大米加工能力;实行“线上+线下”多元销售,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,推动农产品、日用消费品销售,效应明显,实现农民增收致富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。

方洞镇供销社在刘安华的领导下,取得显著成就,2021年被全国供销总社认定为“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”,2022年被农业农村局评为市级示范社,2023年获得“四川省示范农民专合社”,2022、2023连续两年获得泸州市供销系统先进集体,是四川省蔬菜流通协会成员单位。方洞镇供销社实现经营服务总额3600余万元,结余盈利380余万元,年增村集体经济15万元,切实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,提高了粮食产量,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化、科学化、机械化,销售难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,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。刘安华表示,他将继续秉持“供销社为农民打工”的理念,发挥好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,在为农兴农务农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
责任编辑:张小月